2024年5月22日
2021年10月3日
4月20日
里島語人創辦人 張栩睿 專訪
一間選物店,打開一本和平島物語
行走在里島語人的空間裡,集結超過30個品牌,上千種產品,這裡是和平島遊客中心的唯一入口,轉到後門才是進入海洋沙灘區的門口,選物店就像是人與海之間的潮間帶,人與物潮來潮往,宛如潮間帶裡熱鬧的生態系,富饒又美麗。
這些產品細細訴說著島嶼及背後職人的故事,還有選物人想要傳遞的訊息,就像是一本關於和平島的傳奇物語。這裡也曾隨著和平島的發展,經歷不同的面貌,故事先從創辦人張栩睿開始說起。
旅遊的轉捩點:從賣什麼都行,到賣得有靈魂
三代家族都在經營觀光客伴手禮市場的張栩睿,經歷過上架甚麼就賣甚麼的旅遊高峰期。不諱言,上架產品完全以銷售為導向,拉高業績是唯一目標,沒思考過「伴手禮店」能產生甚麼社會價值。
疫情後重生:從業績火車頭,到理念實驗室
之前同在產業,張栩睿認識了黃偉傑,2011年一起經營和平島遊客中心的販賣部,是和平島轉型過程的見證人之一,也持續參與經營一樓的伴手禮門市。隨著經營越見起色,對於空間經營開始有了路線之爭。如同百貨公司的一樓,既是門面,也是人潮最多、停留最久的場域,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高層們對於這裡的銷售模式及產品策略,經常有不同的經營意見。
打掉重練也要來真的!
疫情對伴手禮門市產生海嘯般的衝擊,卻也因此展開全新的商業模式。若以傳統思維,拉高和平島人流為必要手段,以產品利潤決定銷售力道,這些固然是支撐門市業績的必要條件,但「沒有人潮等於沒有業績,沒有品牌效益只有代理利潤」的思維,疫情後絕對需要被顛覆。有沒有可能重新定義這個業績「火車頭」,賦予更為精準、更有理念的價值定位?
四大選物主題,選出你心中的島嶼風景
改頭換面需要勇氣與底氣,如果不能說服原有股東團隊接受未來新的定位,張栩睿決定將成敗一肩扛起,成立全新里島語人品牌,為和平島一樓門市重新塑造「招牌」。方向明確後,從伴手禮店轉型為重視在地、永續、美學價值的選物店,等於打掉重練原有一切!包括空間裝潢、人力培訓、產品陳列,並與所有供應商重新簽約。組織專業的選物小組,選物主題區分為「島嶼自造」「海.生活」「島嶼實驗」與「島嶼夢遊」四大類,以策展概念挑選食衣住行育樂六大產品,再次定義價值主張及產品樣貌。
讓產品會說話,也替和平島發聲
門市不只是銷售空間,更具有櫥窗效益,產品可以是和平島的代言人。「客人透過消費產品,為門市及品牌帶來收入,產品本身會說話,同時也具有行銷和平島價值的雙重意義。」因此這裡有許多亮點小物,外面很少看見,比如,利用海廢製作的首飾、文創品,讓許多女性觀光客愛不釋手;具有寵物及環境友善理念的寵物食品,深受許多帶著寵物前來和平島的客人喜愛;講究生態永續理念的衣物織品及生活用品,對年輕族群深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更結合和平島在地生態、歷史結合,開發自有品牌的產品。
島民曆,是和平島與臺灣藍鵲茶品牌合作的茶袋包系列
當年日本治理期間,基隆港是台灣茶的出口海港,透過島民曆鐵盒茶包的設計,呼應基隆港在台灣茶產業的一段重要歷史。兼具歷史人文及生態環境雙重意義的茶包,設計復古典雅,茶包易於沖泡,甘醇入口,是許多國外觀光客現場採購伴手禮的首選。
1625年西班牙登台的第一站是和平島,考古團隊就在和平島挖掘到天主教堂遺跡,及護身符聖物「卡拉瓦卡十字架」。園區三樓精品咖啡品牌「樂品喜塘」的創辦人徐鎮銘靈機一動,做出十字架造型的餅乾,並利用和平島的石蓴原料,研發出「卡拉瓦卡石蓴餅」,能吃出海藻香氣,更榮獲2023基隆好物。在選物店也是頗獲好評的伴手禮。
最受歡迎的產品是一塊只有10公克的手工皂
遊客進來園區,不必攜帶任何洗沐產品,10公克的皂體大約是一位成人沐浴時從頭到腳所需要的用量,原料採用在地的石花菜渣、咖啡渣等純天然成分,沐浴後的污水排放,不會造成海洋負擔,更創造了循環經濟及零廢棄的永續價值。
訪談最後,張栩睿提到心目中下個階段的里島語人,是走出和平島,展開新的商業模式。
暗自期待這種具有永續美感、細緻內涵的景區選物店,可以帶來產業翻轉,讓消費力轉換為影響力,為遊客創造更多旅途中的驚喜。
所在地點:和平島地質公園 Heping Island GeoPark 遊客中心一樓
營業時間:08:00 - 18:00
受訪者/ 里島語人創辦人 張栩睿 專訪
採訪撰文/林宜平
攝影/ 一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