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
2021年10月3日
4月20日
禾口丘團隊 蔡秋晨、陳怡蓁 專訪
山丘上的自由:從軍事禁區到靈魂解放地
位在和平島最邊陲,地理上位置隱密,居高臨下,心靈上卻很難定義這個曾經迷離囈語的邊陲之境。在開放之前,這裡曾是軍事管制區,是國軍雷達偵測站,這個神秘的基地,曾經壓縮禁錮了許多孤寂淒清的心靈碎片。
開放之後,和平島團隊拼湊蒐集時空留下的樣貌,這裡留有人與自然的足跡與刻痕,她們希望重新與空間對話,揉合重組被解放後的場域。
名為「海邊的草」的公司,種下自由生長的信仰
「禾口丘」是這個空間的新名詞,一個完全自由,不再被束縛的流動場域,萬物開展,陽光灑落,黑鳶飛翔,海風快意的吹拂,人到了這樣的地方,舒放身心。不需要增加更多的建築,就讓自由奔放,讓視野解放,讓新的語言字彙自在形成,如海邊的草(編按:公司名稱為海邊的草有限公司),為這個空間留下當代的詮釋。
從管理到共創,主理人身份自由切換的日常練習
蔡秋晨、陳怡蓁就是重新定義空間的兩位主理人。她們身分同樣具有多元身分。是和平島的資深員工,也是經營這個空間的主人。
給予「空間」一種實驗的可能,而不只是經營咖啡
和平島總經理黃偉傑首先提出希望空間可以更大膽,新挑戰的可能性,既然這裡曾經重重枷鎖,現在應該要有更強烈的實驗性質,以野性、質樸、衝撞,為空間重新論述的方式經營,內部創業是一種全然的開放態度,鼓勵年輕人以大無畏的胸懷破局。
蔡秋晨的先生反而非常鼓勵她接手,當時還在就讀碩士班的她,在先生的鼓勵下,找來具有咖啡店店長經驗的同事陳怡蓁一起展開新頁。兩個人個性完全互補,在平日工作中,蔡秋晨是陳怡蓁的主管,更有趣的是,她的部門還必須兼顧和平島其他進駐餐飲品牌的管理。
當處理和平島工作時,兩人是主管與下屬的身分;當切換到禾口丘項目時,兩人就以合夥人身分公平分工及討論。另一方面,展現在身為禾口丘主理人,與擔任品牌方的管理者身分時,蔡秋晨就比較能以同理角度,去看待彼此權利關係,也願意配合園區的主題活動,提供更多配套服務。
在嘻笑與辯論中成長:創業夥伴的真實樣貌
這些身分的切換,是否會影響到各種關係的互動或角色上的困惑?這個話題引起了兩位主理人非常奔放的討論,兩人一言一語的熱烈討論起來就像這裡流動著自由不羈的空氣,以及輕鬆爽朗的戶外陽光。討論時有叩問也有自我解答,更有實驗劇場般的台詞,前一句確認,下一句又被推翻,最後的答案是,「我們好像要對禾口丘更嚴謹一點,怎麼可以連個年度計劃說到現在都還沒做?回去立刻進行。」兩人很有默契,哈哈大笑。
不只是一家咖啡館,而是一座島上的感官基地
也許不能刻意用某種形態來討論禾口丘,這裡保留著的軍事基地外牆、戶外區的野生生態及前方、頂樓遠眺著阿拉寶灣,享有園區內視野最遼闊270度的最強海景,在此無違和的融合著。不該只定義為咖啡廳,每一個角落及特色,都有被喜愛的理由,這形塑了禾口丘獨一無二的迷人特質。就像她們兩人在看似嘻笑中,不使用單一或是對立的樣貌定義對方,而是對話本身,就是互相探索理解的過程。
用在地野草釀出甜點,將外來種轉化為教育資源
她們統計過,只有3%進園的客人,才會特別來到這個需要多行走15分鐘腳程的空間。前來的客人主要是這裡的秘境吸引,還有參加她們提供的特色活動,重新賦予環境議題及生物多樣性融入的價值,比如設計清除外來入侵種大花咸豐草的相關課程,並利用大花咸豐草製作系列飲品及甜點,除此之外,她們也是綠色生態餐廳,使用公平貿易咖啡豆及照顧動物福利的友善牛乳,背後都是與環境議題的價值連結。
謝謝禾口丘,讓我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工作」
從一開始成立品牌,不敢大肆張揚自己開了一家店,到現在來到禾口丘,就像回到心靈上的能量場,她們已經可以自在的在島工及主理人的身分中切換,放下管理或被管理的壓力,所有關於自由的一切,在這裡有了新的面貌。世界級的阿拉寶灣絕美海景在前,遠方海濤洶湧激盪,陽光之下,蔡秋晨、陳怡蓁說,謝謝小小的禾口丘,送給她們大大的力量。
海風飄散了曾經駐守在這裡軍人的嘆息,此刻角落一朵落葉飄落,甚麼都沒有發生。
營業時間:10:00~1800
訂位電話:0987200824
受訪者/ 蔡秋晨、陳怡蓁 專訪
採訪撰文/林宜平
攝影/ 一同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