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境深度環境解說|包含阿拉寶灣
IN-DEPTH ENVIRONMENTAL GUIDED TOUR (SEASONAL LIMITED)
關於
現在的和平島地質公園,我們的理念是生態永續、是海洋保育,希望透過導覽及課程的方式與群眾溝通,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更深入認識這塊土地,成為保衛這個地球的一份子!
而落石的問題並不是你我的力量所能控制的,安全帽將是你進入岩石管制區的標準配備,並在專業導覽人員的帶領之下,希望我們能為你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導覽簡介

導覽時間
每年5-9月視東北季風而定
每次1-1.5小時

費用
早鳥:200/人(門票、保險、設備、導覽)
現場:170/人(保險、設備、導覽)
*現場不一定有名額*

人數
單日上限300人

路線
貨櫃屋→九曲橋→阿拉寶灣→慰靈碑→萬善公→星光草原→遊客中心
報名流程
請至和平島地質公園官方網站導覽報名頁面,選擇秘境深度環境解說,確認注意事項後按下「我要報名」,即可透過活動行事曆查看每日活動開放時間及報名狀態,確認後選擇您要報名的日期,進入報名頁面確實填妥資料,並於隔日23:59前付款,完成繳費後收到行程確認信即報名成功。提醒您,國旅卡限現場使用。
在活動報名頁面內有訂單查詢鈕,填入Email驗證後可以看到訂單狀態(建議避免使用msn、hotmail、yahoo等易擋信之電子信箱),如已確實繳費卻未收到行程確認信,請來電洽詢 02-24635452 #108。
發票開立將於活動當日23:00由系統自動發出至預訂時所填寫之信箱;選擇「公司戶電子發票」者,填寫抬頭時,請勿輸入特殊符號(如括弧),並請確認名稱是否正確,以利發票正確開立。
導覽流程
活動當天於和平島地質公園驗票處出示行程確認通知信之QR Code報到;入園請至「黃色貨櫃屋」領取裝備,由工作人員事先宣布安全注意事項後引導進入管制區。務必確認當天活動開放時間及最後入場時間,以免錯過進入管制區時間。已報名秘境深度環境解說的散客不一定要跟著導覽員,亦可使用時間較彈性的語音導覽APP進入參觀。
20人以下散客欲聽專人導覽解說,請確認每日活動開放時間,並提前抵達黃色貨櫃屋預先著裝及集合。散客專人導覽場次與時間如下:
-
平日於每日活動開放後30分鐘準時出發解說;例如:活動2點,2:30有導覽老師。
-
假日於每日活動開放後15分鐘、30分鐘、45分鐘準時出發解說;例如:活動2點開始,2:15後每15分鐘有一位導覽老師。為維護解說品質,本公園有權利視情況調整該場次人數。
欲自行參觀者,前往貨櫃屋著裝完畢後,即可於秘境深度環境解說活動開放時間內進入阿拉寶灣管制區,建議搭配語音導覽APP使用。
請確認每日開放時間,並請於報名頁面「其他需求」備註導覽時間。

中文

英文
安全及注意事項
-
漲潮時管制區內部分道路無法通行,集合時間依當日潮汐而定,請注意每日集合及開放時間。
-
全程皆為戶外體驗,無樹木遮陰,請準備物理防曬用品、攜帶水分、雨具及防滑鞋具(拖鞋、涼鞋不開放進場;僅接受包鞋進場)請評估健康狀況後報名參加。
-
進入岩石管制區內請走在步道上,勿推擠及踏上岩石,遵循工作人員指引,聽到哨聲請注意。
-
考量顧客與寵物之安全,禁止攜帶寵物進入岩石管制區。
-
為創造安全與生態兼俱的遊憩品質,途中部分道路改為島工親手打造的生態石籠步道;為保持海濱動植物生態,步道間留有縫隙,請注意腳下步伐並小心行走。
-
假日遊客眾多,公園停車場車位有限,建議提早出門避開尖峰時段。
-
車潮擁擠時,基隆市政府將實施汽車交通管制, 僅開放在地居民憑通行證進入,請提早出發,以免耽誤行程。
-
本公司有權視氣候狀況調整導覽預約路線,以來賓安全為首要條件。以現場公告為準須遵守園區各項參觀注意事項。
-
如公園車位已滿,可以停至和平島周邊(八尺門、和一路)停車場後步行入園,也歡迎大家多加利用大眾交通工具一起愛地球!
-
請於參觀前7日完成預約報名,不接受活動前一日15:00後增加、減少或修改報名資料。

取消及退費須知
-
若遇天候浪況有危及顧客安全之考量,本公園得於前1天中午以Email通知,恕不另行電話通知取消活動,已預約來者可另擇日入園乙次。
-
為維護雙方權益,預約導覽僅接受1次日期修正,最遲請於活動日3日前修改時間,更改2次以上本公園將逕行退費及取消導覽申請資格。
-
預約活動當日前6日以上取消者,退100%費用(扣銀行手續費);預約活動當日前1-5日內取消者,退50%費用;預約活動當日,通知取消者,恕不退費。
-
取消更改日期後之預約行程,酌收50%行政處理費。

和平島地質公園依永續發展原則及ISO 20121活動永續性管理系統要求,並遵守公平參與、誠信原則、透明公開與永續管理責任。
-
遵守永續相關法令及地質公園願景。
-
建立並實施場域的永續目標,應用PDCA模式持續改善,提升永續績效。
-
制定符合永續性場域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並落實執行。
-
訓練工作人員,鼓勵供應商與協力業者提升永續性活動的認知與承擔永續發展的責任。
-
積極向利害關係人溝通與宣傳本公司的永續發展理念。
-
以地方發展脈絡為根基,結合地理與歷史人文特色,推動地方產業以創造深耕機會。
-
以美學翻轉傳統景點,並將設計思維導入跨域整合。